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静脉窦插管溶栓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在上矢窦前部切开一小口,用微导管插入窦内,先用4000U/min尿激酶灌注,随着血栓的溶解,当导管伸向窦汇,尿激酶速度减少到1000U/min,可用导丝把导管逐渐导向矢状窦后方,直至窦汇,根据血栓溶解的快慢调整尿激酶灌注速度。也有报道在窦汇处切开1cm长的小口,把小儿胃管从窦汇插入向左、右侧横窦和矢状窦,注入链激酶,直至静脉窦血栓溶解、颅压下降、窦汇切口处血流增加再封闭切口。Persson报道链激酶局部灌注24h,剂量分别为:250万U/h,60万U/6h,和30万U/17h,总计340万U/24h,灌注时监测颅内压,给巴比妥类药镇静治疗,静脉窦再通可使颅内压恢复正常。重复脑血管造影了解静脉窦开通情况,可用5万U尿激酶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如果一个剂量不够,可再另用一个全量或半量,最大剂量可在3~6h内连续使用7.5万~22.5万U,用尿激酶可有体温升高和伤口出血并发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