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菌群
(一)概念:正常寄居在人体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的、对人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
(二)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防御感染的生物屏障作用。
2.营养作用:参与宿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及合成维生素。
3.免疫作用: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
4.抑癌作用。
5.抗衰老作用。
(三)人体正常菌群主要分布
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偶尔少量侵入血液、组织和器官,则被机体的天然防御作用能迅速消灭。
二、机会性致病菌
(一)概念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二)致病条件
1.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3.菌群失调。
三、菌群失调
(一)概念
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平衡被打破,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二)发生和后果
发生多见于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菌群失调时,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原发感染的治疗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的感染。
(三)菌群失调症概念
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出现明显改变而产生菌群失调时,这种状态进一步发展,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和体征,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