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
模式 | 医护人员的作用 | 病人的作用 | 临床应用 | 模式的原型 |
主动-被动 | 对病人做某事 | 接受 (不能反对或无作用) | 麻醉、严重外伤 昏迷、谵妄等 | 父母-婴儿 |
指导-合作 | 告诉病人作什么 | 合作者(服从) | 急性感染过程 | 父母-儿童 |
共同-参与 | 帮助病人自助 | 合作关系的参加者 (利用专家的帮助) | 多数慢性疾患 | 成人-成人 |
(一)主动——被动型
适用范围:
1.无意识或意识不清的病人
2.无自知力的病人
3.婴幼儿
不足之处:不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指导——合作型
适用范围:
1.病人清醒
2.病人愿意听从医生的指导与治疗
3.病人的康复几乎完全依赖于是否依从医生的指令
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限度的合作
(三)共同参与型:目前临床多用
适用范围:
1.非急性疾病
2.患者愿意且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条件:患者与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在智力、知识、教育程度、一般经验等方面越相近越好
二、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一)医患关系模式建立的原则
1.疾病的性质。
2.病人的个性特征。
(二)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应随着病情的变化,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