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心理咨询的兴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Passon在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该书在心理咨询发展上的重要性,是帮助个人如何选择职业,这是心理咨询的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需要将招募的士兵进行分类,以便淘汰智力不足者,因而开始发展心理测量技术,这为职业咨询与指导提供了科学的手段。美国人Beers在20世纪初发起的心理卫生运动,到30年代获得了很大发展,当时的明尼苏达大学在Paterson和William的领导下,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个性与学习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心理咨询的进一步发展,罗杰斯1942年出版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是重要的代表作。
美国在40年代后,成立了人事与指导协会(APGA)。美国心理学会也成立了咨询学指导分会,各类学校、产业界及社会福利机构也纷纷设立心理咨询和机构。
我国自5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没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1978年之后,心理学开始复苏。1982年4月初,陈佩章首先打开缺口,在当时的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开出了全国第一个公开对外挂号的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1983年3月赵进源在广州,1984年3月胡佩诚在北京分别开设了心理咨询、心身医学的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