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地白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Dì Bái Cǎo

  【别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狗儿草(《四川中药志》),黄瓜菜、细通草、毛毛藤、黄瓜香(《湖南药物志》),野白菜(《贵州草药》),冷毒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茧菜科植物匍伏堇的全草。3~4月或9~10月采。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常具白色柔毛。匍茎由基部叶丛中抽出,随处生根,并发新叶。叶丛生,圆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宽1.5~3厘米,边缘具圆锯齿。先端圆钝,基部窄楔形,很少呈心脏形,两面散生白色柔毛;叶柄扁平,长1.5~6厘米,两侧具窄翅和白毛;托叶离生,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长齿。花淡紫色或白色,花梗长5~9厘米,中部有线状苞片2枚,中部以上近于无毛,中部以下散生长白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具白毛,基部延长成附属物;花瓣5,长椭圆状倒卵形,下面一瓣有距,蒴果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无毛。花期4~11月。

  【生境分布】生长在路边及较湿润地。分布华东、华南及西南各地。

  【性味】苦,寒。

  ①《福建民间草药》:微苦甘,平。‘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选》:微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尿,解毒。治风热咳嗽,痢疾,淋浊,痈肿疮毒,眼睑炎,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

  ②《天宝本草》:化痰。治风寒咳嗽,周身骨节疼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利尿渗湿。

  ④《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治小儿发热咳嗽,疯狗咬伤,刀伤及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敢。

  【附方】①治淋浊:鲜白地黄瓜八钱至一两。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背痈,眼红赤肿(热火所致):鲜白地黄瓜一握,用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烂后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眼睑炎:鲜冷毒草一两,煎服;或同鸡蛋一至二个煮食,一天一次。(《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刀伤及打伤:白地黄瓜、柏树尖、牛筋条尖。共和生捣,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鲜白地黄瓜一握,洗净,和雄黄一钱。共捣烂,贴患处。(《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烫伤:匍伏堇、连钱草,共捣烂加鸡蛋清调敷。(《湖南药物志》)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