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切口愈合类型主要有什么?

很多人都想了解切口愈合类型主要有什么?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切口愈合类型的文章,具体如下:

问题:患者女性,20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天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将缝线拆除后引出20ml脓液,10天后再次缝合而愈合,该患者切口愈合类型应记为?

A.Ⅱ/丙

B.Ⅲ/甲

C.Ⅲ/丙

D.Ⅱ/乙

E.Ⅲ/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上文关于“切口愈合类型”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