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是什么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相信朋友们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相关知识点,供朋友们参考。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i)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shigella),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依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志贺痢疾杆菌(S.dysenteriae)、福氏痢疾杆菌(S.fle xneri)、鲍氏痢疾杆菌(S.boydii)及宋内痢疾杆菌(S.sonnei),以及42个血清型(含亚型)。国外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以D群占优势,我国目前仍以B群为主(占62.8~77.3%),D群次之,近年局部地区A群有增多趋势。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其中以D群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日光照射30分钟、加热至60℃10分钟或100℃1分钟即可杀灭。对酸及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物品上可存活1~2周,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长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的长短同气温、粪便中杂菌等有关。

各型志贺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内毒素(脂多糖),近来研究证明A群Ⅰ型及部分Ⅱ型、B群2a及个别D群可产生外毒素,该外毒素是神经毒素、细胞毒素与肠毒素作用。均参与致病作用。尤其外毒素的毒力很强,可加重肠粘膜的炎性变化以及肠道外病变。

痢疾杆菌对抗药物是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其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性产生是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和R质粒(亦称R因子)在同属种间、异属种间不断相互传递有关。R质粒为质粒之一种。是染色体外遗物质,由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能自我自复制,携带某些遗传信息,若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则与染色体同步复制。R质粒在细菌细胞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接合、传导、转化三个途径,其中接合传递为其重要方式。R质粒使细菌产生特异酶,可使抗菌药物失效,当微量诱导物(少量抗菌药物)存在时即可产生大量特异酶,增加细菌耐药性,为此,临床应用抗生素必须足量,切忌少量或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以上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手机整理,更多考试相关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