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鼠咬热的临床表现

鼠咬热的临床表现:

由小螺菌所致的鼠咬热,在咬伤之后,经过1~3周的潜伏期,原有的伤口又重新红肿和疼痛,出现水疱、坏死及下疳样溃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局部淋巴结显著增大,有间歇性发热(可高达40℃以上)、寒战、呕吐、肌痛、关节痛及各种皮疹(斑疹、丘疹、荨麻疹等),以及脾脏增大症状,甚至发生惊厥。关节症状极少见。如不加疗,能每隔10~15日重发一次,可致贫血和营养不良。一般在多次发作时,症状越来越轻微,几次后自愈。白细胞总数稍有增加,可出现贫血。血清华氏及康氏反应多假阳性。

由链杆菌所致鼠咬热,潜伏期短,一般在1周内(2~7天)就发热,出现斑丘疹,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和上呼吸道症状。没有淋巴结炎。热度的重发,没有小螺菌所致的那样规律性。白细胞往往高达(20~30)×109/L(2~3万/mm3)。即使未予治疗,大多自然痊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