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幅度为20~100μV.α波在枕部和顶枕部最显著,其波形近似正弦波。正常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α波即可出现,其波幅呈现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进行的周期性改变,形成所谓α波的“梭形”。每一α波梭形持续约1~2秒。当被试者睁眼或接受其他激动性刺激时(如令其进行心算),则α波立即消失并转为快波,此现象称为“α波阻断”。因此一般认为,α波是大脑皮层处于清醒安静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幅度为5~22μV.β波在额叶与顶叶比较明显。当被试者睁眼视物、进行思考活动时,β波即可出现。有时β波与α波同时在一个部位出现,β波重叠在α波之上。一般认为,β波是大脑皮层处在紧张激动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幅度为20~150μV.θ波在枕叶和顶叶比较明显,在成人困倦时可以出现。在幼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比成人慢,一般常见到θ波,到十岁后才出现明确的α波。

δ波:频率为每秒0.5~3次,幅度为20~200μV.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是没有δ波的,但在睡眠期间可出现δ。在婴儿时期,脑电频率比幼儿更慢,常可见到δ波。一般认为,高幅度的慢波(δ或θ波)可能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能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