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早期者,致病菌约1/2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明显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晚期者以链球菌最常见,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最常累及主动脉瓣。早期者常为急性暴发性病程,晚期以亚急性表现常见。术后发热,出现新杂音脾大或周围栓塞征,血培养同一种细菌阳性结果至少2次,可诊断本病医学|教育网。

应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用药基础上,将疗程延长为6~8周。任一用药方案均应于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致病者,应用万古霉素加利福平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有瓣膜再置换术的适应证者,应早期手术。明确适应证为:①因瓣膜功能不全致中至重度心力衰竭;②真菌感染;③充分抗生素治疗后持续有菌血症;④急性瓣膜阻塞;⑤X线透视发现人工瓣膜不稳定;⑥新发生的心脏传导阻滞。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