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肝硬化患者的B超检查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肝脏大小形态及回声改变肝硬化早期可见肝脏肿大,实质回声致密、增强或增粗;晚期肝脏缩小,肝表现凹凸不平,呈结节状、锯齿状、台阶状变化、不规则萎缩变形,弥漫性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为肝左、右叶上下径变小,肝脏变薄,肝左叶缩小常较显著,但也有少数病人肝左叶代偿性增大;肝包膜增厚、失去光滑的纤维亮线,回声增强,医学教育|网搜集厚薄不均,肝表面尤其脏面凹凸不平,可呈锯齿状,出现腹水时更为清晰,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呈密集的中、小光点或粗大光点,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的强回声条索、斑片回声,在高回声区可见小片低回声区。

二、肝内血管表现:粗细不均匀,血管扭曲、闭塞而看不到,尤以肝静脉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其主干变细,分支狭窄。门静脉由于血流受阻主干、右支及左支矢状部增粗,,门静脉主干内径>13mm、门脉右支大于10mm、左支大于llmm、脾静脉内径大于8mm,提示门静脉高压。多伴有脾脏肿大和腹水,脾肿大时厚度超过4cm,长度大于120cm;B超下腹水为带状无回声区,而且少量腹水就可显示出来,而此时临床上难以发现。

三、胆囊可随肝脏缩小、向后上移位:最常见的是胆囊壁增厚或是双壁征象,两层高回声带之间存有低回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