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瞳孔残膜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瞳孔残膜:

瞳孔残膜为胚胎时期晶状体表面的血管膜吸收不全的残迹。胎生时晶状体被血管膜包围,到胎生7个月时该膜完全被吸收而消失。但有时在出生后晶状体前囊上残存一部分,颜色和虹膜相同,有丝状及膜状两种。一般一端始于虹膜小环,另一端附着在对侧的虹膜小环外,或附着于晶状体前囊。通常不影响视力和瞳孔活动,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影响视力的厚瞳孔残膜,可行手术或激光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瞳孔残膜又称永存瞳孔膜,被列入血管系统发育异常之范围中,临床极为多见。胚胎6个半月,中央血管弓消失,其他血管弓及并存的中胚叶组 织,于7—9个月消失。如以上正常萎缩吸收失常,将导致瞳孔残膜遗留。瞳孔残残膜本身无色素,其色素乃生后继发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