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内镜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

1、注射术:使用内镜注射针,在内镜直视下对病灶,如出血点、病灶基底、肿瘤瘤体等,穿刺注射药物以达到止血、托起病灶、使肿瘤坏死或局部封闭等目的。

2、钳夹术:使用内镜止血夹,对准出血点、息肉基底或裂开的黏膜边缘钳夹,起到止血、预防出血或闭合创面的作用。

3、切除术:使用内镜圈套器,直接或剖开病灶表面的黏膜后将病灶套住,接通高频电流,以切除病灶。

4、导线置入或扩张术:在内镜直视下将导线前端对准狭窄的腔道口,捻动导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依据阻力感觉盲视下或在X线透视监视下使导管通过狭窄段。然后经导线引导下用探条扩张器或气囊扩张器在内镜直视下或X线监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逐步扩张,以重建通道。

5、支架放置术:在单独内镜或内镜联合X线监视下,对狭窄的通道置入塑料或金属支架以维持管腔的通畅性。

6、氩气刀凝切术:使用APC探头,在内镜下对准目标物(肿瘤、狭窄环、出血点及异物等)行凝切,使目标物凝固、坏死和气化。

7、超声内镜穿刺术:使用内镜穿刺针,在超声内镜下确定目标物,在单独超声内镜或联合X线监视下对目标物进行穿刺,以针吸组织、注射药物或建立通道。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