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心包穿刺-穿透性心脏损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对确诊心包压塞者,应紧急行心包穿刺术,能使某些垂危病人情况立刻好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如继续出血,病情仍会恶化,如穿刺针附有塑料导管,可留置导管直至手术减压,放出心包内积血为止。

心包穿刺时患者可采取半卧位(30~50°倾斜),穿刺点以左侧肋缘下近剑突处为最理想。心包穿刺针可采用细心包穿刺针或塑料的导管引导针,应用金属针时,可在心电图(ECG)监测下进行,将心电图导电极(胸导)连于穿刺针末端,当穿刺针碰到心外膜时,可见ECG的S-T段抬高,这样可避免穿刺时对心肌的误伤。也可在超声波引起下行心包穿刺术。如心包穿刺未能抽到血液,但临床上心包压塞的诊断仍十分可能,宜迅速在局麻政地剑突下心包开窗探查术。于剑突下做一小正中切口,去除剑突,推开两侧胸膜,稍许切开膈肌,在心包上开一小窗,纳人手指,探查心包腔后,放入减压经引流管。

经心包穿刺急救后,应尽快准备手术。术前准备以快速大量输血为主,其他抗体克措施为辅。如低血压时,可适量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等),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