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如何通过嗅气味判断疾病?

——●●●聚焦热点●●●——

报名入口> 审核要求> 特惠活动>
社保要求> 常见问题> 核心考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位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诊断疾病时,中医不仅仅关注病人的主诉和体征,还会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来全面了解病情。其中,“闻”就是通过嗅气味的方法来进行疾病的判断。
1. 嗅口气:正常情况下,人的口中应无异味或仅有轻微的清香味。如果出现口臭,则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热、食积等;若口气酸腐,则多为宿食不化所致;口气腥臭可能是肺部感染的表现;口气散发烂苹果味可见于消渴病(糖尿病)。
2. 嗅大小便:正常的大便无明显异味或稍有粪臭。大便恶臭可能提示肠道湿热,如泄泻、痢疾等;小便黄而臊臭多见于膀胱湿热证;若尿液散发甜味,则可能是消渴病的特征之一。
3. 嗅汗液:正常人出汗后略带咸味。若汗出腥臭,常与肝胆湿热相关联;自汗过多且伴有黏腻感,多为气虚不固的表现;战汗(先寒战而后大汗)时散发特殊气味,则需警惕高热急症。
4. 嗅呕吐物:正常情况下,偶尔的清稀吐水无明显异味。若呕吐物呈黄绿色且有苦味,提示肝胆火旺或胃热上逆;呕吐物浑浊伴酸腐味,则多为食滞中焦所致。
5. 其他部位:如耳道分泌物、女性白带等的异常气味也能反映相应的病理状态。例如,耳内流脓且有恶臭者,可能提示外耳道感染或中耳炎;女性白带有腥臭味,常与湿热带下有关。

总之,在中医诊断过程中,通过嗅觉捕捉到的各种异常气味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结合其他三诊(望、问、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凭气味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必须与其他检查结果相配合使用。

官方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2025)已发布,对比2024年明显的变化,报名时间会比较紧张,且报名审核会更加严格,为了更好准备2025医师资格考试,不管是零基础还是老考生,拿证都不在话下,首先需要先明确好自己的备考规划,医学教育网老师们结合教材及大纲变动,整理重要的2025年医师资格考生必备0元即可领取《领学启航宝典》

2025医师考生备考必备!0元资料包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

官网活动1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