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是指在内窥镜引导下进行的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疾病诊治。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
1.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用于胃肠道息肉的治疗,通过电切或圈套器将息肉从基底部完整切除。
2. 内镜下止血: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通过注射、热凝、夹闭等方法达到止血效果。例如,使用肾上腺素溶液局部喷洒或者直接对准出血点进行电凝治疗。
3.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和硬化疗法:这两种技术主要用于肝硬化导致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处理及预防再出血。
4.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适用于胆总管结石,通过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部,用电刀切割乳头肌肉层以便取出或碎石后排出体外。
5.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操作:除了上述的EST之外,还包括放置鼻胆引流管、支架植入等技术来解决胆道梗阻问题。
6.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早期胃肠道肿瘤或较大息肉的局部切除。EMR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病灶,而ESD则适合更大范围的病变组织切除。
7. 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利用内镜超声技术定位并指导进行深部组织或淋巴结的细胞学检查,用于肿瘤性质判断及分期评估。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内镜下治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