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止血针灸选穴原则?

在中医针灸治疗出血病症时,选穴的原则主要依据的是辨证施治和经络理论。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出血的具体部位、性质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选穴原则:

1.本经取穴:按照“同名异经”的原理,在出血部位所属的经脉上选取穴位。例如鼻衄可以选用肺经上的穴位,如太渊;牙龈出血可考虑选用胃经上的穴位,如合谷。

2.远端取穴:在远离病变部位但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经络或特定穴位处施针,以达到调和气血、止血的效果。比如对于各种类型的内脏出血,可以选择足三里(胃经)、三阴交(脾经)等强壮补气的穴位。

3.局部取穴:直接在出血部位周围选取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进行治疗。如鼻衄时可以针刺迎香、印堂;咯血则可选择天突、膻中等胸部附近的穴位。

4.经验效穴: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对于止血特别有效的穴位,比如十宣(用于各种急性出血)、隐白(用于崩漏)等。

5.辩证取穴:结合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辨证施治。如属热者可用清热凉血的穴位;属虚者则应补气摄血或滋阴降火的穴位。

总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灵活运用上述选穴原则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出血性疾病,针灸往往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使用,必要时还需配合其他疗法如药物止血等措施共同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