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气不固证的表现及辨证要点—中医执业医师中诊考点”,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气不固证
指气虚失其固摄之能,以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一)临床表现
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或见自汗不止;或为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为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二)证候分析
本证因气虚固摄失职所致。气不固,包括不能固摄津液、血液、小便、大便、精液、胎元等。其辨证是有气虚证的一般证候表现,并有各自“不固”的证候特点。气不摄血则可导致妇女崩漏及各种慢性出血;气不摄津则可表现为自汗,流涎;气虚不能固摄二便,可表现为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大便滑脱失禁;气不摄精则见遗精、滑精、早泄;气虚胎元不固,可导致滑胎、小产。
(三)辨证要点
病体虚弱,以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或二便、经、精等的不固为主要表现。
推荐阅读:
【建议收藏】70%考生会选错的相似中药对比50组!
气陷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以上关于“气不固证的表现及辨证要点—中医执业医师中诊考点”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