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使用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理化特性: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遇光易分解。

  药理作用: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药代动力学』

  肌注吸收后,随β脂蛋白转运,约8-24小时作用才开始明显,并在肝内被利用,需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以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形式经肾及胆道排泄。

  适应症:

  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用法用量:

  1、止血:肌内注射一次2~4mg,一日4~8mg;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内注射,一日2~4mg.

  2、解痉止痛:肌内注射,每次8~16mg。

  注意事项:

  1、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的危险。

  2、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足以即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3、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再予以调整;过量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以及肝素所至出血使用本品无效。

  『儿童用药』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症,但维生素K1则较少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

  1、局部可见红肿和疼痛。

  2、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在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3、大剂量使用可致肝损害。肝功不全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

  相互作用:

  1、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储藏:

  遮光,于干燥低温处密闭保存。

  剂型规格:

  1ml:2mg;1ml:4mg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