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 正文

纵隔支气管囊肿16例的诊治体会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纵隔支气管囊肿较少见,我院1986年1月~2004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现就其治疗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4~65岁,平均47岁,病程在5个月~10年之间,平均3年。咳嗽、咳痰症状者2例,轻度呼吸困难10例,咯血1例,吞咽困难1例,呛咳2例。所有患者X线胸片显示:纵隔相应部位均匀、致密、边缘光滑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4例囊肿内伴有液平,其中6例可见气管被压现象,支气管碘油造影显示:2例造影进入囊腔;食管钡餐透视显示:4例肿物影压迫食管。CT片显示: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与纵隔分界不清,囊壁较薄。本组囊肿直径3~14cm.内容物多为液体,均匀一致,CT值11.0~23.5HU,未见钙化灶,囊肿位于右侧11例,左侧5例;位于中纵隔9例,前纵隔5例,后纵隔2例。囊肿穿刺5例,可抽出黏糊状液体,术前确诊6例,其余分别被误诊为心包囊肿、肺囊肿、纵隔淋巴结结核等。

  1.2  手术方法  全麻入胸,将囊肿与肺组织、纵隔分离。5例囊肿完整切除。16例中4例囊肿有蒂,与气管、支气管相连,切除囊肿同时将蒂一并切除,手术中3例因囊肿巨大而先行囊肿切开,吸出囊肿内容物,然后再将囊壁切除。1例囊肿与气管膜部相通,通道内径0.1~0.2cm,切除囊肿和部分气管黏膜后对气管缺损用纵隔胸膜及肺组织进行修补;2例囊壁与左主支气管膜部距隆突1.2cm处相通,通道内径为0.1cm,切除囊肿后对膜部进行缝合修补。上述3例与气管、支气管相通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术后未发现有管腔狭窄及瘢痕形成。本组病例切除的囊肿肉眼观切面呈灰白色,内外壁均较光滑,壁厚0.1~0.2cm.内容物为棕色黏液10例,乳白色4例,淡黄色2例。黏液成分为黏多糖。镜下16例囊肿表面均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内含平滑肌组织和黏液腺,弹力纤维,其间充满结缔组织。10例发现囊壁内含有软骨片。患者无围手术期间死亡。术后随访10年11例,5年4例,囊肿无复发及恶变。

  2  讨论

  纵隔支气管囊肿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检查,表现纵隔部位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或锐利的均匀一致的致密阴影[1]。CT等有助于鉴别肺与纵隔及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囊肿较大时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钡透检查可显示相应部位的气管、支气管或食管受压情况。如囊肿与气管或支气管相通,囊肿内可见液平。有时在X线透视下囊肿可随吞咽运动上下活动或变形,囊肿超声可以鉴别囊内液体的性质,以排除血管性肿物。纵隔支气管囊肿术前确诊比较困难,一旦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囊肿。前、中纵隔囊肿多选用前外侧切口,而位于后纵隔的囊肿采用后外侧切口。小心将囊肿剥离,完整摘除。囊肿有蒂与纵隔组织相连时要靠近纵隔组织将其切断。囊肿较大时为避免损伤邻近组织,可先将囊肿切开,吸出内容物后再将囊壁切除[2]。为预防内容物污染胸腔切除囊壁时要注意其与气管、支气管及食管间的关系。与气管、支气管、食管粘连紧密时,要仔细剥离,必要时也可切除相应的肺组织、气管和支气管、食管组织,对其创面用纵隔胸膜进行修补。囊壁必须完全切除。以免术后复发,术后囊肿是否复发,取决于手术中囊肿切除是否彻底,对已经破溃者手术后引流时间要长一些,纵隔支气管囊肿如手术切除彻底,术后极少复发。根据我们的病例资料及有关文献报道,笔者认为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检查方能确定囊肿的性质,术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合并感染者要根据病原菌对症应用抗生素治疗[3]。

  【参考文献】

  1  张大为,许佩璋。原发纵隔肿瘤及囊肿327例的外科治疗。中华肿瘤杂志,1985.7:123.

  2  格桑耕噶,黄文,陈文军,等。纵隔支气管囊肿7例报告。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88.4:159-160.

  3  姚松朝,王田贵。纵隔支气管囊肿五例报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1.14:207.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