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
药效学
阿片类药的镇痛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充分了解。已知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组织内的立体结构特异的、可饱和的阿片受体而起效。并已观察到阿片类药可选择性地抑制某些兴奋性神经的冲动传递,发挥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解除对疼痛的感受和伴随着的心理行为反应。实验证明,把阿片类直接注入蓝斑核部位可减少自发的、以及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冲动发放。同样采用离子导入吗啡于脊髓胶质区,可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背角神经元放电,但不影响其他感觉神经传递。阿片受体按其激动后产生的不同效应可分为4个亚型,即μ、κ、δ和σ受体,其中μ受体又分为μ1和μ2两个亚型。其中μ受体与镇痛关系最密切,并与呼吸抑制、欣快成瘾有关。μ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尤其是边缘系统(如大脑皮层的额和颞部、杏仁核、海马等)、纹状体、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等。κ受体主要存在于脊髓和大脑皮层。阿片类药的止泻是通过局部和中枢的作用,改变肠道蠕动功能。镇咳是阿片类药直接抑制了延脑和桥脑的咳嗽反射中枢。至于阿片类药对不同受体兴奋后又如何抑制痛觉冲动的传递则仍不清楚。已有实验证明,给阿片类药后可使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此外,阿片类药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神经细胞内的cAMP浓度减少,提示阿片类药的作用与cAMP有一定的关系。至于是否与离子通路尤其是钠、钙离子通路相关,尚未作出确切的结论。
药动学
由正常受试者测得:排泄半衰期3.2-4.1小时,分布容积2.8-4.2L/kg,蛋白结合率64-82%.
适应症:
适用于创伤性剧痛;麻醉前用药,或局麻与静吸复合麻醉辅助用药。
用法用量:
1.镇痛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50—100mg,一日200—400mg;极量:一次150mg,一日600mg.小儿一次按体重以1.1—1.76mg/kg为度。肌内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25—75mg,一日100—400mg;极量:一次100mg,一日600mg.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0.3mg/kg为限。
2.分娩镇痛阵痛开始时肌内注射,常用量:25—50mg,每4—6小时按需重复;极量:一次量以50—75mg为限。
3.麻醉前给药肌内注射,术前30—60分钟按体重1.0mg/kg.麻醉维持中,静脉滴注,按1.2—2.0mg/kg计算总用量,配成稀释液,成人一般每分钟静滴1mg,小儿滴速相应减慢。
4.手术后镇痛以及癌症患者晚期解除恶痛硬膜外间隙注药,24小时总用量按体重以2.1—2.5mg/kg为限。
[制剂与规格]盐酸哌替啶片(1)25mg(2)50mg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1ml:50mg(2)2ml:100mg
口服,一次50-100mg,极量一次0.2g,一日0.6g;肌注一次25-100mg,极量一次0.15g,一日0.6g.两次用药间隔不小于4小时。因有局部刺激而不宜皮下注射。久用成瘾。
禁用慎用:
婴儿,哺乳妇忌用。临产妇禁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器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禁用。急性左心衰竭并出现呼吸抑制时忌用。颅内高压,颅脑损伤等病人禁用。肝功能减退者忌用。疼痛原因未明禁用本品。
给药说明:
①有轻微的阿托品样作用,给药后可致心搏增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勿用。②肌注后便秘和尿潴留发生率比吗啡低,严重性也小;静注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当与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等)以及中枢性抑制药并用时。③口服吸收快,大部分暂时与血浆蛋白结合,血药浓度可出现两个峰值,经肝代谢一部分转化成哌替啶酸或去甲哌替啶,后者容易随尿排出,当尿呈酸性时更快。肝功能不全时,清除半衰期可自正常的3—4小时增至7小时以上。④血内本药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过高时,血液透析能促使排清解毒。⑤能通过胎盘屏障及分泌入乳汁,产妇分娩镇痛时以及哺乳期间用量酌减。⑥不可把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否则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⑦本品有成瘾性,程度介于吗啡与可待因之间。
不良反应:
眩晕,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精神失常或错乱,久用成瘾。可有味觉障碍,呼吸抑制,幻觉,昏迷,血压下降。
口服给药时,胃肠道紊乱的发生率较高(2.7%),多见恶心,有时呕吐。当胃肠道外给药时,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1%),其中神经精神紊乱(定向力障碍、幻觉、精神病)占多数(0.4%)。可能出现致死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昏迷、惊厥、低血压及心脏停跳)。
哌替啶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即使在小剂量下(0.5mg/kg静注)能减少呼吸的分钟通气量,使呼吸次数减少,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增加。给予治疗剂量后呼吸抑制可持续2~4小时。
通常,哌替啶对心血管系统无严重影响,但有些病例可见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搏减慢、血压下降及中央静脉压升高(显然是由于组织胺释放所致)。
当哌替啶用于产科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新生儿的呼吸抑制。在分娩第一阶段给予50mg哌替啶,能缓解疼痛而不会引起任何重要的不良反应。如肌注100mg时,可使3%新生儿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若母体给予哌替啶后1小时以上,胎儿尚未娩出,此新生儿最易出现呼吸抑制,这种迟发性作用显然是哌替啶的代谢产物(如去甲哌替啶)对胎儿呼吸中枢的影响所致。
哌替啶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有报道用药后出现胸闷、头晕、唇舌发绀、发音困难及躁狂等症状。
长期应用哌替啶可发生身体依赖性、成瘾;成瘾症状出现较早,消失也较快。长期用药,对呼吸的不良反应可逐渐形成耐受性,对兴奋性作用的耐受性的发生要缓慢得多,因而如剂量不断增加,患者将会出现震颤、惊厥、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强和幻觉。哌替啶停用后引起的戒断综合征与吗啡引起的略有不同,停用后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兴奋。
相互作用:
注射液不得接触氨茶碱、巴比妥类药钠盐、肝素钠、碘化物、碳酸氢钠、苯妥英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甲氧西林,否则可致混浊。
能促使双香豆素、茚满二酮等抗凝药增效,后者用量应按凝血酶原时间而酌减。
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停用14天以上才给药,否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多汗、肌肉僵直、血压先升后剧降、呼吸抑制、紫绀、昏迷、惊厥、高热,终致虚脱而死亡。
应用单胺氧化酶的患者,若给予此药时,能引起兴奋、谵妄、高热、惊厥及呼吸抑制。此药与吩噻嗪类或三环抗抑郁药合用时,可使派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增强。此药与苯巴比妥合用时,危险性增大,可能由于后者通过增强N-去甲基化作用使哌替啶的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哌替啶)的产生增多。哌替啶可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将丁哌卡因置换下来,而使后者的毒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