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
药效学
本品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效应与利多卡因及美西律类似。减低收缩期除极速度,使传导功能下降,轻度减低静息膜电位。缩短动作电位,相对延长心肌传导纤维的有效不应期。对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及心肌传导纤维的传导速度影响很小。本品轻度抑制心肌收缩力,治疗剂量几乎无负性心肌应力作用。可使周围及肺血管阻力轻度升高,导致血压上升。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完全且迅速,与食物同服仅影响吸收速度,不影响吸收量,生物利用度90%。表观分布容积约2.5~3.8L/kg,脑脊液中药浓度较血药浓度高。蛋白结合率约10%,约60%经肝脏代谢,其主要代谢物为葡糖醛酸结合物,不具药理活性。半衰期一般为12~18小时,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约30小时。口服后1~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有效血药浓度为6~10μg/ml.经肾脏排泄,40%为原形物。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适应症:
口服适用于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静注适用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包括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也可能有效。
口服适用于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静注适用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尤适用于洋地黄中毒和心肌梗死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差。本品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60%左右。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有效。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0.4g,每8—12小时一次,或先用0.4g,3—4小时后再重复一次,以后以0.2—0.4g每8—12小时一次维持。
2.静脉滴注用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按体重每分钟0.5—0.75mg注入,共15分钟,一般总量为500—750mg.很少用。
[制剂与规格]盐酸妥卡尼0.2g
盐酸妥卡尼注射液(1)5ml:100mg(2)10ml:200mg(3)15ml:750mg
口服,一次0.4-0.6g,8-12小时一次,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4g;小儿一次7.5mg/kg,8-12小时一次,用法同上。静注,每分钟0.5-0.75mg/kg,共15分钟。一般总量500-750mg,急救时于15-30分钟内静注(或以50-100ml氯化纳注射液或葡萄糖液稀释后滴注),然后改口服维持。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0.4g,每日3次。或先用0.4g,3~4h后再重复1次,以后0.2~0.4g,每8~12h1次维持。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4g.儿童用量每次7.5mg/kg.
静脉推注,每次0.1~0.2g,在15~30min推完。静脉滴注,每分钟0.3~0.79mg/kg,共13min,一般总量为0.5~0.75g.
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当血浆浓度超过10μg/ml时,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应严密观察。
[剂型与规格]片剂:200mg/片。
注射剂:0.1g/5ml,0.2g/10ml,0.75g/15ml。
禁用慎用:
(1)交叉过敏反应,普鲁卡因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
(2)老年人的肾脏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故用量应适当减少。
(3)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束支传导阻滞应禁用。
(4)下列情况应慎用:①未纠正的心力衰竭,因周围及肺血管阻力增高;②正在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③肝或肾功能不全;④窦房结功能障碍。
重度传导阻滞及过敏者慎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有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哺乳期妇女禁用。
对本品过敏、肺动脉高压、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全心衰竭患者、孕妇、小儿慎用。
给药说明:
①需换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时,应先停本品8小时;②原用利多卡因换用本品时,应先停利多卡因6~8小时;③静脉给药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大,仅用于因其他药抢救无效者。
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②心电图;③肝功能;④胸片;⑤血常规。
不良反应:
有厌食、恶心、呕吐、便秘、头痛、嗜睡、耳鸣及震颤等。皮疹偶见。一般停药即消失。个别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已有报告产生肺炎、肺纤维化、肺泡性肺炎。
厌食,恶心,呕吐,周围神经炎,眩晕,头痛,嗜睡,耳鸣,出汗,震颤,个别病例有皮疹。
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大多不影响治疗。常见者有厌食、恶心、呕吐、便秘、口干、头痛、嗜睡、耳鸣等,也可出现震颤、眩晕、步态不稳、记忆力减退、焦虑、梦魇、反应迟钝、思想不集中、感觉异常、惊厥、皮疹、出汗等。偶尔引起严重肺纤维化、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停药后迅速消失。静脉注射偶可加重心衰或传导阻滞,出现低血压。
常见的作用为血压低及心动过缓,有报告发生心绞痛者。反复用药则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不太常见,有报告发生心衰加重、心律失常恶化、心包炎及低血压。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最常见,其发生率为10%~100%。常见有头晕、震颤、感觉迟钝或异常、头昏眼花、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各种精神改变,包括妄想狂性精神病。
偶有报告发生厌食、恶心、呕吐及便秘。此药可致有可逆性肝损害,有报告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脂质增高,以及肉芽肿性肝炎。
有许多报告发生中性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细胞减少。散在报告有嗜酸细胞增多伴过敏皮疹、贫血伴心包炎。
相互作用:
(1)碳酸氢钠使尿液pH升高,同用时本品经肾脏清除减少。
(2)动物试验证明肝脏诱导酶如苯巴比妥等可加速本品清除,抑制酶则反之。
(3)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作用增强,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加重。
(4)与β阻滞剂合用时,对血液动力学及传导的抑制影响更明显。
本品与华法林、地高辛或β受体阻滞药之间无相互作用。但与美托洛尔合用对心脏指数的影响有相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