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与辅助检查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课程详情>
考试政策> 学习资料>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与辅助检查 ”的问题,相信很多 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A),血小板寿命缩短,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即可诊断。

诊断要点

1.出血病史。以皮肤出血、口腔和鼻出血为多见,女性常以月经过多就诊。少数患者可有消化道、泌尿道等内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是罕见但常危及生命的出血。

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包括血涂片)。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血小板减少。

5.排除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各种原因。

辅助检查

1血象

出血不重者多无红、白细胞的改变,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出血时期或反复多次出血之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减少,白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于大出血后可增多。周围血中最主要的是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严重。慢性患者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时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活酶生成不良。血小板极度减少时,由于缺乏血小板第3因子,可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寿命很短。

2骨髓象

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人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0.2×109L(200/mm3)以上,甚至高达0.9×109L〔正常值(0.025——0.075)×109L〕。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为了确诊此病而排除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须进行骨髓检查。

3血小板抗体检查

主要是血小板表面IgG(PA IgG)增高,阳性率为66%——100%。发同时检测PAIgG、PAIgM、PAIgA可提高检测阳性率。PAIgG增高并非本病特异性改变,在其它免疫性疾病亦可增高。但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不增高。此外系统观察PAIgG变化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有指导意义。一般在PAIgG下降时血小板才上升,有人报告每个血小板PAIgG量>1.1×10-12g的病例用激素治疗无效,而每个血小板PAIgG量为(0.5——1.0)×10-12g的病例激素疗效好。切脾前如果PAIgG极高亦预示手术效果不好。如激素治疗或切脾手术后PAIgG恢复正常则预后好。如PAIgG持续增高则提示治疗无效。

此外还可测血清中血小板抗体,约54%——57%病人血清中抗体增设。但血清中游离的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表面IgG的阳性率并不平行。

4血小板寿命缩短

应用同位素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输给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测定,病人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甚至只有几小时(1——6小时,正常为8——10天)。应用同伴素体表计数法还可测出血小板阻留和破坏部位(脾、肝、肺、骨髓)。应用血小板粘附与聚集试验等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有时可测出血小板功能异常。

以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与辅助检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 知识点、考试经验、考试动态请关注医学教育网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栏目!

编辑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病理改变是什么样的?

巨幼细胞贫血的流行病学与致病原因的详细介绍

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颅内肿瘤的症状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介绍

关于骨肉瘤的致病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

白血病按照不同方式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的介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护士资格课程

两大班次,选你所需

5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