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是护士资格考试中涉及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
1.环境
早产儿应与足月儿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前应更换清洁工作服、鞋、洗手,保持病室清洁、干净、舒适、整齐、安全。
2.保暖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kg者,应尽早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应越高。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合理喂养
4.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常用浓度30%~40%),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吸氧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发生氧中毒。
5.预防出血
新生儿和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连用3日,预防出血症。
6.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安尔碘或2.5%碘酊和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时,接触前、后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入内,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密切观察病情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