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颌骨骨折治疗原则、上颌骨骨折临床表现(口腔助理执业医师重点)

口腔助理医师考点体系的建立贵在平时积累,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颌骨骨折治疗原则、上颌骨骨折临床表现(口腔助理执业医师重点)”具体资料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掌握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

上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1)骨折线LeFort分型

LeFortⅠ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骨折线从梨状孔水平、牙槽突上方向两侧水平延伸至上颌翼突缝。

LeFortⅡ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有时可波及筛窦达颅前凹,出现脑脊液鼻漏。

Le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2)骨折块移位

上颌骨上无强大的咀嚼肌附着,故骨折块多随外力的方向而发生移位,或因重力而下垂,一般常出现向后下方向移位。

3)咬合关系紊乱

上颌骨折块移位必然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如一侧上颌骨向下移位较多,该侧就出现咬合早接触。如上颌骨与翼突同时骨折,因翼内肌向下牵拉,常使后牙早接触,面前牙开(牙合)。

4)眶及眶周变化

上颌骨骨折时眶内及眶周常伴有组织内出血水肿,形成特有的“眼镜”征,表现为眶周瘀斑,睑、球结膜下出血,或有眼球移位而出现复视等。

5)颅脑损伤

上颌骨骨折时常伴发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等。

颌骨骨折治疗原则

1.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全身和局部的关系;

正确复位+稳定固位;

功能和外形兼顾;

牙的处理。

2.颌骨骨折的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主要用于新鲜的并且移位不大的线形骨折,如牙槽突骨折、颏部线形骨折的复位。复位后应作颌间固定,属于非手术治疗。

牵引复位:主要用于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2——3周已经纤维性愈合的患者。分为颌间牵引及口外牵引两种。

颌间牵引:是在上、下颌牙列上分别安置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它既有牵引作用,牵引到位后,也有固定作用。主要用于下颌骨骨折的牵引固定。应注意当上、下颌骨同时骨折时,用颌间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后,需将上颌骨作坚强内固定或加用颅颌固定。否则,当下颌骨作开口运动时,有可能将上颌骨骨折块牵拉移位。

颅颌牵引:主要用于上颌骨骨折。如上颌骨向后移位较大的骨折,传统的石膏头帽颅颌牵引技术已经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外牵引支架。

手术切开复位:软组织伤口的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颌骨复杂性骨折或已有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颌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1)单颌固定

是指在发生骨折的颌骨上进行固定,而不将上、下颌骨同时固定在一起的方法。

2)颌间固定:下颌4——6周,上颌3——4周

指利用牙弓夹板将上、下颌固定在一起的方法,是颌面外科最常使用的固定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移位的骨折段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上愈合。常用的方法有:带钩牙弓夹板颌间固定、小环颌间结扎固定和正畸托槽颌间固定。

3)坚强内固定(RIF,首选)

4.髁突骨折治疗

大多数保守治疗,即在手法复位并恢复咬合关系后行颌间固定。

手术适应证:闭合复位不能获得良好咬合关系、成角畸形大于45°角、骨折片向颅中窝移位、髁突外侧移位并突破关节囊。

5.无牙颌骨折

闭合性移位不大的,原有修复的义齿恢复咬合关系,外加颅颌绷带固定。

移位较大的,切开行复位坚强内固定。

儿童骨折(少见):保守治疗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口腔修复学》知识点汇总

专治备考没时间!2021口腔助理医师考点速记神器出炉!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黏膜病学》重要考点小结

【内部资料】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备考手册之高频考点128条

口腔助理医师招生方案

“颌骨骨折治疗原则、上颌骨骨折临床表现(口腔助理执业医师重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分享,更多有关口腔助理医师辅导资料的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3年好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