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量体温,集合反射,右肩胛线下肺活动度,乳房视诊
解析:
一、量体温
物品准备:体温计
操作前准备:嘱患者被检查前安静休息30分钟,洗手。
操作步骤:
1.嘱被检者取卧位,说明情况取得被检者配合。
2.测量前被检查者应安静休息并擦干腋窝,移走附近冷热物体,将体温计放置腋窝顶部,上臂紧贴胸壁夹紧体温计,l0分钟后读数。
3.报告考官:患者体温为…摄氏度,体温属正常(或低热或高热)。
注意事项:
1.测量前被检查者应安静休息30分钟,测试时体温计读数应小于35℃。
2.正常体温值为36~37℃。腋测法使用最为广泛,体温高于正常为发热,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3.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服,向考官报告体温数值。
二、集合反射
集合反射分为调节和聚合反射(又称辐辏反射)。调节反射与聚合反射检查方法: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食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
三、右肩胛线下肺活动度
肺下界移动度叩诊通常在肩胛下角线上进行。
首先找到肩胛下角的位置,嘱被检者平静呼吸,沿肩胛下角线向下叩诊出肺下界,正常情况下位于第10肋间。
然后嘱被检者做深吸气后屏气,此时在肩胛下角快速向下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下界的最低点。
最后再嘱被检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次从肩胛下角向下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下界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在叩处一侧肺下界后,再以同样方法叩处对侧移动度即可。
四、乳房视诊
视诊乳房前,检查者应站立于被检者右侧或前面,协助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为,充分暴露胸部。
视诊时,应注意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表面有无红肿、溃疡、色素沉着、瘢痕等;注意局部皮肤有无回缩、有无“橘皮样改变”等癌性征象。
视诊乳头时应注意两侧大小、位置是否对称,有无乳头内陷、回缩、溢液等。
集合反射分为调节和聚合反射(又称辐辏反射)。调节反射与聚合反射检查方法: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食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生内容,可能和还原考点练习题有所出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