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小儿灌肠
1.不保留灌肠法
(1)大量不保留灌肠
①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
②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与灌肠筒上的玻璃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门,按解剖特点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后,轻轻插入直肠10cm左右,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
③观察内液面下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若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减轻腹压。
④待溶液将流尽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排便,以利粪便软化。
⑤便毕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
⑥记录结果。
(2)小量不保留灌肠
①润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溶液,连接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10cm左右,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灌毕,将肛管末端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后反折肛管,轻轻拔出,放于弯盘内。
②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10~15分钟后排便。
(3)清洁灌肠:反复多次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第一次用肥皂水灌肠,排便后,再用生理盐水灌肠,至排出液清洁无粪块为止,注意灌肠时压力要低。灌肠应在检查或手术前1小时完成,禁用清水反复多次灌洗,以防水与电解质紊乱。
2.保留灌肠
(1)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灌肠时臀部应抬高10cm,利于药液保留,卧位根据病变部位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故采用左侧卧位为宜,阿米巴痢疾病变多见于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2)其它操作同小量不保留灌肠,但入肛管要深,约15cm,溶液流速宜慢,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以便于药液保留。
(3)折管拔出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并做好记录。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生内容,可能和还原考点练习题有所出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