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切开术
脓肿切开术 是针对已经成熟的脓肿,行局部切开引流脓液的一项外科技术,通过充分暴露脓腔、引流脓液以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能够促进炎症消退及伤口愈合。
一、手术前准备:
1.操作前,要戴好帽子、口罩,手术前常规刷手三遍,带手套;
2.根据脓肿部位,嘱患者取舒适体位;
上述内容,考试中需要向考官口述,切忌只做不说。
3.物品准备:
必备的物品有:手术刀、止血钳、无菌注射器、医用手套、无菌纱布、手术洞巾、碘伏棉球、生理盐水、双氧水和2%利多卡因等。
考试中考生应具备自行配齐上述物品的能力。
二、关键步骤讲解:
1.脓肿切开的部位:应选择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进行,切开时,是以手术刀在脓肿上方垂直向下进刀,切开一个小口,主要目的是先行引流出部分脓液,减少局部皮肤表面张力;注意:进刀时不要过深,以免穿透脓腔底部损伤正常组织;
2.延长切口时,应采用反挑法进行:操作中翻转刀片,使刀刃朝上,由里向外挑开脓肿壁,起到延长切口,彻底排出脓液的作用。
三、操作演示——脓肿切开术
操作前准备:
1.物品准备:脓肿切开手术包(手术刀、止血钳、无菌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手术洞巾、治疗盘)、碘伏、无菌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镊子或卵圆钳、胶布、凡士林纱布(引流条)等。
2.操作者准备:戴好帽子、口罩,手术前常规刷手三遍。
操作演示:
1.确定切口的位置,应选择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进行。
2.术者指甲修剪、戴帽子、口罩,刷手。
3.对切口引流部的皮肤区域常规消毒,持镊子或卵圆钳夹取碘伏棉球或纱布,以切口为中心,由外向内,行常规消毒皮肤3遍,消毒范围距离脓肿周围5cm,消毒完成后,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
4.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取2%利多卡因,沿拟定的手术切口一端进针,回抽无血后打一小皮丘,然后沿切口线进针,在皮下注射局麻药物,由远处向脓腔附近缓慢推进,直至切口的另一端,避免针头接触感染区域)。
5.用5ml的注射器先穿刺抽脓,确定脓肿部位,并留作细菌培养。
6.安装刀片,于脓肿中央用尖刀作一适当的刺入,然后用刀向上反挑切一小切口,即可排出脓液。待脓液排出后,以手指伸入脓腔,探查其大小、位置以及形状,据此考虑延长切口,扩开脓腔内的纤维隔膜以通畅引流。
7.引流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止血钳填塞凡士林纱布,填塞纱布时不要过紧,由外向内消毒切口周围皮肤,纱布覆盖切口,撤洞巾,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
1.如果是位置较深的脓肿,在切开前需要穿刺抽取脓液,以确定脓肿的位置;穿刺的方法是:先在穿刺的部位常规皮肤消毒三遍,然后持5ml注射器在拟定的穿刺点上缓慢进针,边进针边回抽,抽取脓液后,即可确定脓肿部位,最后再将抽取的脓液送检。
2.脓肿切开时,不要做经关节区的纵形切口,以免瘢痕挛缩,影响关节运动功能。
3.脓肿切开引流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混合感染。
4.填入脓腔中的纱布数量,要准确记录在手术记录中,术后换药时需要全部取出。如脓腔较大,可以将纱布连接在一起,以防有个别纱布遗漏在脓腔内。
5.填入脓腔的纱布,应在24~48小时后取出,置换纱布或引流条。
五、常见的考官提问:
1.为什么脓肿切开引流时要记录填塞的凡士林纱布块数?
答:为了防止换药时遗漏凡士林纱布在脓腔内,使创面难以愈合。
2.如何判断深部感染时脓肿已经形成?
答:穿刺抽出脓液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脓肿形成。
3.脓肿切开术时由于原本就有很多脓液,因此并不需要执行无菌原则,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仍然需要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为了避免混合感染。
4.脓肿切开原则是什么?
答:切口要足够大,要考虑患者站立及仰卧时的最低位引流。
5.经过关节的脓肿切开时一般采用什么切口,为什么?
答:一般采用横行切口,因为纵行切口疤痕挛缩会影响关节活动。
6.应在何时取出脓肿切口内填塞纱的引流纱布?
答:应在手术后24~48小时取出引流纱布,更换放置引流物引流。
【医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