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反应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晕针”一词,早见《金针赋》:“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但是,对晕针的原因及晕针后出现的症状、处理的描述,则始见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针灸甲乙经》。如《针灸甲乙经·奇邪血络第十四篇》云:“刺血络而仆者,何也?……。曰:脉气盛而血虚。
穴位激光照射反应
激光是一种因受激幅射发出的光。穴位激光照射,又称激光针或光针,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结合激光新技术创造出来的一种治疗疾病的穴位刺激方法。以往认为,本法是无痛、无菌、无损伤及无毒副作用的,然而,随着这一疗法普遍开展,发现它也会引起机体不良反映。
过敏反应
众所周知,针灸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疾病。然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有报道,采用穴位注射、艾灸、蜂针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单纯应用毫针刺或电针,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
经络不良反应
本节所述的经络不良反应,系指通过针灸刺激(包括各种穴位刺激)的激发,在循经感传中或气至病所后所出现的一些损伤性反应。有称之为循经感传的劣性效应。现代最早报道于1959年。自七十年代起,随着循经感传现象引起普遍重视,这种情况日益增多。近年来,有人一次就报道42例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