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佝偻病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6~12月的婴儿发病率较高。北方比南方多,可能与日晒时间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佝偻病主要与维生素D不足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哺养失调,脾胃虚弱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主骨髓。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亏损,则气血不足,骨髓不充,肉痿骨软而生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痿软)、解颅、鸡胸、龟背等症。根据本病进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其初期多汗、烦躁、枕部脱发,多为神经症状:活动期多为腹膨大、消化不良、语迟及骨骼方面的变化,如囟门迟闭、出齿迟、鸡胸、“O”形腿、“X”形腿、背柱前凸、后凸。静止期,轻者经治疗可恢复,重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残余体征。
按摩能健脾温阳,补气行气,温肾充髓,通调血脉,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尤其对“O”形及“X”形腿的矫畸效果较好。
【按摩疗法】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依次补脾经、补肺经、补胃经、补肾经各100次,推三关100次;再用中指指腹端揉小天心、二人上马各2分钟。
(2)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重点在中脘、丹田,时间为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脾俞、肾俞、胃俞各2分钟;再用指擦法自上而下擦八髎2分钟,以皮肤透热为度;最后用拇、示指捏脊,自上而下重复5遍。
(4)对于骨胳畸形者,用揉、扌衮、推、按、拿等手法按摩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