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疝的病因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准备参加2020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生可能会比较关心,为了帮助各位外科主治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闭孔疝的病因
1.局部薄弱
闭孔管为闭孔疝的发生提供了潜在的通道,但并非一定发生疝,只有局部组织薄弱,如闭孔外肌破裂、向尾侧移位或闭孔膜异常薄弱等,在腹内压的作用下才有可能形成疝。其疝囊可直接通过破裂闭孔外肌突出,或在闭孔外肌上方同闭孔神经和闭孔血管一同穿出闭孔内口,亦可在闭孔外肌下方突出。
2.盆底组织退变
此疝好发于老年高龄患者,大多发生于70~80岁。
3.闭孔管宽大
闭孔疝女性患者多见,这与女性闭孔管较男性宽大、平直有关。生理上由于多次妊娠、腹内压增加,亦可造成女性会阴过于松弛且宽大。
4.消瘦
多病体弱、营养不良、消瘦,以及任何消耗性疾病均可导致闭孔内口失去腹膜外脂肪组织的衬垫保护,覆盖其上方的腹膜易凹陷而形成疝囊。
5.腹内压增高
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习惯性便秘等。
闭孔疝的临床表现
闭孔神经位于闭孔的外侧壁,闭孔疝嵌顿后常压迫神经,主要症状是闭孔神经分布区从腹股沟部和大腿内侧放射到腘窝的刺激性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咳嗽或用劲时疼痛加剧,但患侧下肢屈曲、内收、内旋时疼痛减轻,有时可消失。严重的患者常屈曲大腿,不敢伸直。大腿内侧刺裂痛又称为Romberg-Howship征。做直肠或阴道指检时,在骨盆前壁处可扪到条索状的疝囊颈部。患者多呈屈髋位,当髋伸直或旋转活动时,可加重疼痛。在膝内侧上方约10厘米的部位,多可发现感觉过敏区。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隐静脉裂孔内侧,即闭孔肌部位可扪及一稍有隆起的圆形肿块,并伴有压痛。
推荐阅读:
考点测试!2020外科主治考试基础知识习题测试汇总!
快get!外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大网膜疾病考点汇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外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