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自汗的病机是
A.气虚
B.阴虚
C.血虚
D.痰盛
E.气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汗指患者经常日间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兼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因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所致。故此题的最佳选项是A。
21.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多见于
A.湿热蕴脾
B.食滞胃脘
C.肝胆湿热
D.妊娠反应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厌食指患者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的症状。
(1)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者,多属食滞胃脘。
(2)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者,多属湿热蕴脾。
(3)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者,为肝胆湿热。
22.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的是
A.气陷证
B.气虚证
C.气脱证
D.气滞证
E.气不固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虚证辩证要点: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23.以下哪项不是沉降药物的作用
A.止咳平喘
B.收敛固涩
C.平肝潜阳
D.开窍
E.镇惊安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发表、透疹、升阳、涌吐、开窍等药具有升浮作用,收敛固涩、泻下、利水、潜阳、镇惊安神、止咳平喘、止呕等药具有沉降作用。
24.确定药物寒热、温凉的依据是
A.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C.《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D.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口尝的滋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5.生姜能减轻或清除生半夏的毒性,这种配伍关系称为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恶
E.相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26.既能宣通鼻窍,又能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的药物是
A.独活
B.羌活
C.防风
D.苍耳子
E.辛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苍耳子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27.下列哪组药物是辛凉解表药
A.薄荷、桑叶、荆芥
B.蝉蜕、柴胡、菊花
C.柴胡、淡豆豉、防风
D.牛蒡子、苍耳子、升麻
E.蔓荆子、辛夷、葛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蝉蜕、菊花等。
28.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白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姜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29.既能清热燥湿,又能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的药物是
A.银柴胡
B.苦参
C.黄芩
D.黄连
E.黄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本品主入肾经而善泻相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30.夏枯草的功效是
A.清心火,利小便
B.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C.清热泻火,润肠通便
D.清肺热,止咳喘
E.清胃热,降血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