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兼脉与真脏脉是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为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解答相兼脉与真脏脉知识点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相兼脉及其主病: 
(1)浮紧脉:主外感风寒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2)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3)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4)浮滑脉:主表证挟痰,常见于素体痰盛而又感受外邪者。 
(5)沉迟脉:主里寒证。 
(6)沉弦脉:主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7)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8)沉缓脉:主脾虚而水湿停留。 
(9)沉细数脉: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10)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证,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 
(11)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12)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13)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14)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15)洪数脉: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外感热病。 
2.真脏脉的临床意义: 
(1)无胃之脉: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分别有偃刀脉、弹石脉。 
(2)无神之脉: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分别有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 
(3)无根之脉: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分别有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 
【进阶攻略】 
相兼脉和真脏脉是脉诊学习中的难点。涉及的内容众多,需要进行全面记忆。 
点击做该考点对应的试题>> 
推荐阅读:
【证书作用】考下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优势是什么?
【原创】收藏版!中医执业医师14大科目复习方法∣重点考点原创精粹~
【备考经验】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现场审核阶段截止!接下来如何快速进入复习?
【小知识】《流浪地球》中的礼品蚯蚓干能吃吗?中医人的专业解答来了!  
以上是“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资料:相兼脉与真脏脉”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