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是反应性低血糖中最常见者。约占70%,多在进食后2~4h发作,尤其是进食含糖饮食后,出现无力,心慌、饥饿、出汗和头痛等症状。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或对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高,而反调节激素,特别是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和作用降低。肾上腺素分泌的代偿导致餐后交感神经症状产生。病人血胰岛素水平往往正常。功能性低血糖多见于30岁至40岁中年女性,病人多有神经质和精神紧张,实验室和体格检查多正常。

  诊断依据:

  ①有餐后低血糖症状,自觉症状明显,但无昏迷和癫痫,一般半小时左右可自行恢复。

  ②延长口服糖耐量试验时,空腹和第一小时血糖正常,第2h~3h降至过低值,以后可恢复正常。

  ③饥饿试验能够耐受,无低血糖发作。

  ④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索/血糖比值正常。

  ⑤对低糖、高蛋白质饮食有效。

  ⑥无糖尿病、胃肠手术等病史。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