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理改变】

  主要表现真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可见核尘及红细胞外溢,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变性。直接荧光检查显示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

  【临床表现】

  中年妇女多见,可伴有不规则发热,继而皮肤出现风团皮疹,持续时间可达24~72小时,甚至几天不消失,风团上可有水疱及浸润。但无坏死,消退后遗留色素斑或脱屑,自觉痒感。可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血管炎性荨麻疹常是皮肌炎、变应性血管炎、SLE等的早期症状,故应密切观察病程变化。

  【辅助检查】

  周围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快,C4明显降低。(医学教育网搜集)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