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子宫颈白斑的病理改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大体观察,可见宫颈表面有白色不透明斑片状区域,大小、形态不一,一般病灶较小,直径不超过1cm.单个或多个出现,个别病例的白斑可超越子宫颈达阴道穹窿。表面为灰白色或仅比周围粉红色粘膜稍发亮,边缘有的整齐,界限清楚,有的则不整齐,用棉签易将白斑的表面擦去,底部呈点状出血。

  镜下所见有以下特征:①白斑的表层出现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②上皮细胞增生、肥大,伴有棘细胞层增厚;③颗粒细胞层增厚,上皮脚延长、增宽;④上皮层下间质有圆形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有人根据组织形态特点,将宫颈白斑分为两级,宫颈上皮表面仅有2~3层角化或不全角化,其下之棘细胞及基底细胞层保持正常状态或呈良性增生者,为白斑Ⅰ级;角化层下的上皮细胞增生不典型者,为白斑Ⅱ级。(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