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溃疡与糜烂的表现特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皮肤缺损或皮肤破坏达真皮或真皮以下者称为溃疡(ulcer),愈后留有瘢痕。检查时应注意大小、颜色、边缘、基底、分泌物及发展过程等。内踝上方等部位发生的小腿溃疡,常见于静脉

  周围炎、血栓性静脉炎或复发性蜂窝组织炎等。这种溃疡可为一个或多个,基底肉芽组织丰富,可有水肿,表面覆以浆液或腐物,常伴有下肢水肿,有时在溃疡周围,因毛细血管增生、淋巴阻滞、真皮乳头延长可导致息肉样肥厚。发生于口腔、外生殖器及肛门等部位的小溃疡并逐渐融合成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为潜行性,基底可见有高低不平的苍白色肉芽组织,常见黄色颗粒状突起,分泌物或苔膜中可查见结核干菌者为溃疡性皮肤结核,常见于活动性结核伴抵抗力明显低下者。外生殖器等部位出现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呈潜行性,柔软,不整齐,周围皮肤轻度充血,底面覆有污秽的脓性分泌物,容易出血的疼痛性溃疡,为软下疳(chancroid)。边缘锐利如凿状,质硬,基底有坏死组织及树胶样分泌物的无痛性溃疡常为梅毒性溃疡。

  由于病变使表皮脱落或表皮破损而呈现出潮湿面的皮肤损害称为糜烂(erosion),愈后不留瘢痕。见于湿疹、尿布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