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下颌后缩应该如何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功能型下颌后缩疗法:(1)戴入附平面导板的上颌活动矫治器,同时尽量磨除个别牙间干扰,并做翼外肌功能锻炼,当中性咬合习惯已基本完成,则将平面导板改做斜面导板,等后牙恢复接触后,需继续戴斜面导板保持一段时间;(2)也可戴用无功能平面牙合垫式上下活动矫治器,并作颌间Ⅱ类牵引,改进上下颌关系。

  2.上颌牙弓狭窄而下颌后缩者,用平面导板及扩弓簧的活动矫治器,调节加力扩大上牙弓,咬合平衡后可改用斜面导板导下颌向前至正常位置。或用固定矫治器。

  3.下颌后缩,后牙中性合者,下颌前牙向唇侧推,开僻间隙镶牙。

  4.下颌后缩严重者,可用外科正畸术纠正,并作颏部成形术。

  5.下颌后缩兼有上颌前突者,此类牙颌畸形深覆盖最严重,必须以外科正畸手术为主,再配合正畸治疗。

  6.需手术治疗者,可于术前术后按医嘱行,常规抗感染用药。

  【治愈标准】

  1.治愈:覆合覆盖正常,SNA角、SNB角、面角、颌突角、——SN角均正常,牙列整齐,咀嚼功能良好,侧面外形协调。

  2.好转:覆合覆盖正常,SNB角及面角接近正常,SNA角、颌突角、——SN角均正常,牙列整齐,咀嚼功能较好,侧面外形较协调。

  3.未愈:症状体征、咀嚼功能和侧面外形均无改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