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操作指导——换药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相信很多考生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如下:
1.一般换方法
(1)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
(2)用镊子或血管钳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如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生理盐水润湿后揭下。
(3)一只镊子或血管钳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镊子或血管钳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
(4)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拭净后根据不同伤口选择用药或适当安放引流物。
(5)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垂直。
2.缝合伤口换药
(1)更换敷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脓液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
(2)拆线:详见后面拆线部分。
3.其他伤口换药
(1)浅、平、洁净伤口: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
(2)肉芽过度生长伤口:正常的肉芽色鲜红、致密、洁净、表面平坦。如发现肉芽色泽淡红或灰暗,表面呈粗大颗粒状,水肿发亮高于创缘,可将其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迫止血。也可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再用等渗盐水擦拭,若肉芽轻度水肿。可用3%——5%高渗盐水湿敷。
(3)脓液或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此类创面宜用消毒溶液湿敷,以减少脓液或分泌物。湿敷药物视创面情况而定,可用l:5000呋喃西啉或漂白粉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酸溶液等。每天换药2——4次,同时可根据创面培养的不同菌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有较深脓腔或窦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各种有杀菌去腐作用的渗液进行冲洗,伤口内适当放引流物。
(4)慢性顽固性溃疡:此类创面由于局部循环不良,营养障碍或切面早期处理不当或由于特异性感染等原因,使创面长期溃烂,久不愈合。处理此类创面时,首先找出原因,改善全身状况,局部用生肌散、青霉素等,可杀灭创面内细菌,促进肉芽生长。
以上关于“临床操作指导——换药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的问题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