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第24期
2009-05-21 14:17 来源:医学教育网
【生物化学】下列酶中只催化电子转移的酶是
A.以NAD+为辅酶的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不需氧脱氢酶
D.需氧脱氢酶
E.加单氧酶
学员提问:请解释?
答案与解析:您好!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氧化呼吸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中由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成链锁性的氧化还原体系,又称电子呼吸链,在氧化呼吸链中只催化电子转移的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因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需要氧的参与,所以C选项中不需氧脱氢酶是不参与到电子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的。
【药理学】最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氨苯蝶啶
E.乙酰唑胺
学员提问:老师,请解释为什么不是A?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氢氯噻嗪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但合用留钾利尿药可防治。
呋塞米为强效利尿药,常会因过度利尿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比氢氯噻嗪等中效利尿药更易发生。
所以,此题不能选A,而应选C。
【流行病学】男,54岁,2个月前因胃癌手术,术中输血600 ml,术后40天起感乏力。食欲减退,查血肝功能A1T200U,AST186U,SB170 mo1/L,抗HBs(+)。
(问题)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丁肝
E.戊肝
学员提问:老师谢谢您,请解释?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答案是C。
根据题干给出的资料,该患者术中有输血,术后40天起感乏力。食欲减退,有肝功能异常的指标,得知可能是由于血液感染病毒性肝炎,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乙肝和丙肝。但血清学检查抗HBs(+),说明机体有对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所以应首先考虑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卫生统计学】对于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在选择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以下哪个条件不需考虑
A.各组均数是否相等
B.各组方差是否相等
C.各组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D.个体间是否独立
E.以上均需要考虑
学员提问:老师,请分析?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答案是A。
方法分析的基本思想:将所有测量值间的总变异按照其变异的来源分解为多个部份,然后进行比较,评价由某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总变异分解为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要考虑和计算的统计量是各组的方差、离均差平方和以及各组的自由度,而不需要考虑和计算各组的均数是否相等。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生理学】肾髓质高渗状态的维持主要依靠
A.小叶间动脉
B.弓形动脉
C.弓形静脉
D.网状小血管
E.直小血管
学员提问:为什么呢,谢谢!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答案应为E。
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直小血管的功能可用逆流交换现象来解释。
通过肾小管上述的逆流作用,不断有溶质(NaCI和尿素)进入髓质组织间液形成渗透梯度,也不断有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至组织间液。因此,必须把组织间液中多余的溶质和水被除去才能保持髓质渗透梯度。通过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就能保持髓质渗透梯度。
直小血管的降支和升支是并行的细血管,这种结构就是逆流系统。在直小血管降支进入髓质的入口处,其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00mOsm/kg•H2O。由于直小血管对溶质和水的通透性高,当它在向髓质深部下行过程中,周围组织间液中的溶质就会顺浓度梯度不断扩散到直小血管降支中,而其中的水则渗出到组织间液,使血管中的血浆渗透浓度与组织间液达到平衡。因此,愈向内髓部深入,降支血管中的溶质浓度愈高。在折返处,其渗透浓度可高达120mOsm/kg•H2O。如果直小血管降支此时离开髓质,就会把从进入直小血管降支中的大量溶质流回循环系统,而从直小血管内出来的水保留在组织间液。这样,髓质渗透梯度就不能维持。由于直小血管是逆流系统。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从髓质深部返回外髓部时,血管内的溶质浓度比同一水平组织间液的高,溶质又逐渐扩散回组织间液,并且可以再进入降支,这是一个逆流交换过程。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离开外髓部时,只把多余的溶质带回循环中。此外,通过渗透作用,组织间液中的水不断进入直小血管升支,又把组织间液中多余的水随血流返回循环。这样就维持了肾髓质的渗透梯度。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E。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