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处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凝血功能障碍 必须在迅速终止妊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的基础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及血小板,是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的有效措施。同时输纤维蛋白原更佳。每升新鲜冰冻血浆含纤维蛋白原3g,补充4g可使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提高1g/L。肝素的应用,DIC高凝阶段主张及早应用肝素,禁止在有显著出血倾向或纤溶亢进阶段应用肝素。抗纤溶药物的应用应在肝素化和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抗纤溶药物。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氨甲苯酸等。

(2)肾衰竭 患者尿量<30ml/h,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血容量已补足而尿量<17ml/h,可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用药,通常1~2日尿量可恢复正常。短期内尿量不增且血清尿素氮、肌酐、血钾进行性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提示肾衰竭。出现尿毒症时,应及时行透析治疗。

(3)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等。胎儿娩出后人工剥离胎盘,持续子宫按摩等。若仍有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或血不凝、凝血块较软,应快速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