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 正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概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目前认为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MDS后转化成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始终不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多数起病隐袭,以男性中老年多见,约70%病例50岁以上。儿童少见,但近年青少年发病亦有增加。

  病因1、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指找不到病因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与细胞毒物(如烷化剂)、放射性核素、化学毒物(如苯)密切接触或长期生活、工作于有致病物环境中有关。

  发病机制通过G6PD同工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克隆分析技术研究发现,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异常克隆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障碍,出现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部分MDS患者可发现有原癌基因突变 ( 如N-ras基因突变 ) 或染色体异常(如+8、 -7),这些基因的异常可能也参与了MDS的发生和发展。MDS终末细胞的功能,如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水平、碱性磷酸酶也较正常低下。

  病理改变1、骨髓增生情况64%-80%病例呈增生亢进,12.5%-15%患者骨髓增生低下。

  2、病态造血骨髓红系增生,红系前体细胞增多,有成熟停滞。可见到多核、核碎裂、分叶现象和类巨幼样变;原始巨核细胞增多,出现小巨核细胞;粒系可有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Pelger-Huet畸形和细胞质内颗粒异常)。骨髓活检可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位(ALIP)。

  3、其他少数病例可有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纤维增多及出现淋巴滤泡等。增生减低者常有骨髓基质水肿。

  临床表现

  一、症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初发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头昏、乏力、上腹不适和骨关节痛。多数以贫血起病,可做为就诊的首发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约20%~60%病例病程中伴出血倾向,程度轻重不一,表现有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衄。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脑出血。出血与血小板减低有关,一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缺陷。约半数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发热与感染相关,热型不定,呼吸道感染最多,其余有败血症、肛周、会阴部感染。在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感染和/或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肝、脾可有中或轻度肿大,1/3病例有淋巴结肿大,为无痛性。个别患者有胸骨压痛。

  二、临床分型法美英 (FAB) 协作组主要根据如 MDS 患者外周血、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比例、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数量,将 MDS 分为 5 型:即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 anemia, RA)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 (RA with ringed sideroblasts,RAS)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 with excess blasts , RAEB)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 (RAEB in transformation , RAEB-t) 、慢性粒 -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hronic rnyeiomonocytic leukemia, CMML)。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象和骨髓象50%~70%的患者为全血细胞减少。一系减少很少见,多为红细胞自少。骨髓增生程度多在活跃以上,1/3~1/2达明显活跃以上,少部分呈增生减低。

  二、细胞遗传学研究MDS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突变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过去,采用标准的染色体技术,31~49%原发性MDS患者中发现有某种染色体缺陷。近年,随着染色体技术的改进,异常克隆的检出率显著提高。特异性染色体改变有-7/del 7q,+8,-5/del 5q,和累及第5、7和20号染色体的复合染色体异常。非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如环形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及染色体断裂等。染色体的检查对预测预后具有一定价值,骨髓中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克隆的患者,其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大得多,特别是-7/del 7q和复合缺陷者,约72%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中数生存期短,预后差。

  三、体外骨髓培养的研究MDS患者体外细胞培养中已发现的异常结果有:混合集落(CFU-GEMM)多不生长;原始细胞祖细胞(BCP)部分病例生长,部分不生长;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CFU-GM)生成率减少;CFU-GM之丛落/集落比例增加;液体与软琼脂培养中成熟障碍;幼稚红系祖细胞的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成熟红系祖细胞的集落形成单位(CFU-E)生成率降低或不生长。上述变化随着疾病进展,常可在体外骨髓培养中看到,如CFU-GM生成率进行性减少及丛落/集落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体外培养的异常程度与向白血病转化的可能性关系密切。

  四、其他约20%血清或尿溶菌酶升高。血清铁蛋白有不同程度增加。约80%患者抗碱血红蛋白(HbF)轻、中度增加。获得性HbH病可能是MDS的重要表现之一,HbH阳性者亦有较强的急性白血病转化倾向。

  诊断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 以贫血为主要症状,兼有发热或出血;

  2、血象 全血细胞或一两系血细胞减少,可有巨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等病态血细胞。

  3、骨髓 至少两系测绘能够病态造血。

  4、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如红白血病、M2b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ITP、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鉴别诊断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常须与 RA 鉴别。RA 的网织红细胞可正常或升高,外周血可见到有核红细胞,骨髓病态造血明显,早期细胞比例不低或增加,有特征性克隆性染色体核型改变,而 CAA 无上述异常。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但 PNH 检测可发现 CD55+ 、 CD59+ 细胞减少、 Ham 试验阳性及血管内溶血的改变。

  三、巨幼细胞贫血LBS 患者的细胞病态造血可见巨幼变,易与巨幼细胞贫血混淆,但后者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补充后可纠正贫血;而 MDS 的叶酸、维生素 B12不低,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

  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CML的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为阳性,而 CMML 则无。

  治疗

  一、支持治疗当患者有明显贫血或伴心、肺疾患时,可输红细胞。RA和RA-S常因反复输血造成铁负荷增加。在有出血和感染时,可输入血小板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性输注粒细胞和血小板对MDS患者无明确疗效。

  二、维生素治疗部分RA-S对维生素B6治疗有效,200~500mg/日静滴,可使网织红细胞升高,输血量减少。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约10~15%MDS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但皮质激素治疗带来的易感染,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不容忽视。

  四、分化诱导剂MDS患者恶性克隆中的某些细胞仍保留分化潜能,一些药物能诱导瘤细胞分化。目前常用的有1,25双羟维生素D3,2μg/d口服,用药至少12周。或用维生素D330~60万单位肌注,每日一次,8~28周。在用药中部分患者血象改善。该类药物可引起威胁生命的严重高血钙,故应严密监测血钙变化。13-顺式维甲酸在体外培养中有诱导分化作用,但临床应用不理想,国内多采用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三次口服。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髓性白血病有分化诱导作用,目前已用于MDS,特别是RAEB和RAEB-T,缓解率约30%,10~20mg/m2/d皮下注射,7~21天。但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仍不能忽视,约15%患者死亡与药物相关。

  五、雄激素炔睾醇(danazol)是目前最常用的男性激素,600~800mgd,持续2~4月,但无确切疗效。有报道认为男性激素有加速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可能。

  六、联合化疗就多数MDS而言,常规的抗白血病治疗无益。MDS对化疗耐受性低,治疗疗效差,即使获得缓解,缓解期也短。若病人年龄小于50岁,处于RAEB-T临床状态好,可酌情用常规化疗。

  七、骨髓移植当年龄小于50岁,并处于RAEB或RAEB-T,有HLA同型供者,医疗条件允许,可考虑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预后

  RA和RAS患者多以贫血为主,临床进展缓慢,中位生存期为 3~6 年,白血病转化率约为 5%~15%.RAEB和RAEB-t多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贫血、出血及感染易见,可伴有脾大,病情进展快,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5个月,白血病转化率分别高达40%、60%. CMML以贫血为主,可有感染或(和)出血,脾大常见,中位生存期约为20个月,30%转变为AM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