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答疑周刊 > 正文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1年第03期

问题索引:

一、急性肝衰竭是什么?

二、甲沟炎是什么?

三、全身性感染是什么?

具体解答:

一、急性肝衰竭

【发病原因】

1.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常见。

2.化学物中毒:甲基多巴、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氟烷、四氯化碳、黄磷等,可能引起肝衰竭。

3.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原先有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肝功能障碍的病人易并发ALF;广泛性肝切除术、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可能并发ALF。

4.其他:妊娠期(多在后3个月)、Wilson病等过程中也可发生。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肝性脑病:

①肝衰竭时代谢发生紊乱,如血中增多的游离脂肪酸、硫醇、酚、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等均可能影响中枢神经。

②低血糖、酸碱失衡、缺氧或DIC等可使脑损害加重。

2.黄疸为血胆红素增高的表现。

3.肝臭 呼气常有特殊的甜酸气味(似烂水果味)。

4.出血 可出现皮肤出血斑点、注射部位出血或胃肠出血等。

5.并发其他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①脑水肿:发生在Ⅲ度- Ⅳ度肝性脑病基础上。

②肺水肿:cap通透性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起初呼碱,后期并发ARDS。

③肾衰竭:功能降低,尿量减少,氮质血症,(肝肾综合征)。

④感染加重或发生: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多见。

【实验室检查】

1.肝功 转氨酶可增高,但弥漫性肝坏死时可不增高,胆红素增高(值越高、预后越差)。

2.血象 血小板常减少,白细胞常增多。

3.肾功 血肌酐或尿素氮可增高。

4.其他 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多为代酸。

5.凝血 DIC时,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可减少。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快清除毒物,并解毒治疗。

2、支持治疗:适量输注新鲜血浆和清蛋白。

改变营养方法:

①可用葡萄糖和支链氨基酸。

②不用脂肪乳剂。

③限用一般的氨基酸合剂。

3、口服乳果糖,以排软便2~3次/日为度;也可灌肠。口服肠道抗菌药,以减少肠内菌群,如甲硝唑。静脉点滴乙酰谷酰胺、谷氨酸或酪氨酸,以降低血氨。静滴左旋多巴,可能有利于恢复大脑功能。

4、防治MODS。

5、人工肝辅助治疗和肝移植。

二、甲沟炎

【概念】

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金葡

【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甲沟皮下白脓点,有搏动感不易破溃。

【治疗】

抗感染、热敷、引流、拔甲等。

注意:

①避免损伤甲床,以利指甲再生。

②采用指神经阻滞麻醉,不可在病变邻近处行浸润麻醉,以免感染扩散。

三、全身性感染

【种类】

脓毒症:细菌入血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在其他部位形成脓肿,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菌血症:细菌入血,血培养可检出病原菌,是脓毒症中的一种。

【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骤起寒战,继以高热可达40~41℃,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

②心率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实验室检查:

WBC:20~30×109/L或降低、核左移+中毒颗粒;

血气:酸中毒;

生化:氮质血症;

血培养:应用抗生素之前,发生寒战高热时。

【治疗原则】

1.感染灶的处理:关键。

及时去除或处理原发病灶,包括引流脓肿,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去除坏疽肢体,拔除留置的导管。

2.抗生素的应用:

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可指导用药。

真菌性脓毒症需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对原来感染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并加用抗真菌药。

3.支持疗法:包括输血,补充热量和维生素。

4.对症处理:控制高热,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1年第03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课程

全老师阵容 多款精选好课

300起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