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资格 > 焦点关注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关于改善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答复!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有奖征文>

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改善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现答复如下:

国家卫健委关于改善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答复!

励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2019年和2020年,中央财政分别补助每省(区、市)400万元、500万元,支持各地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能力建设。

我委高度重视提升各专业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2013年,我委印发《关于做好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设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综合医院精神门诊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自2016年起,我委将各地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和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情况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内容。目前全国约80%的县(市、区)至少有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或在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二是发展城乡社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3.8%,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8.8%。三是引导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通过向社会心理机构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基层组织及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我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区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指导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四是注重技能培训。《指导意见》要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各地落实对口援助、医联体建设等要求,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五是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指导意见》要求妇幼保健机构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的筛查与转诊服务。我委制定《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要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科提供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筛查及转诊服务,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儿童心理卫生科,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筛查及转诊,提供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促进保健服务。

(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指导意见》提出,各有关部门积极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岗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行业特点分类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创新人员激励政策和提高待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如杭州市多部门印发文件,从编制、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予以政策扶持;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荣景园社区设立“心灵花园工作室”,聘请心理咨询师为居民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陕西韩城市三星社区围绕心理咨询、文明劝导等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对空巢、独居等家庭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为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建设,我委将各地精神科医师数量纳入近年来平安建设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考评,并通过重大公卫专项,支持中西部省份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加强专家、专职、兼职队伍建设及后备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精神科医师46339人(3.43名/10万人),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四)关于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计制作心理健康核心信息、宣传画,举办微电影大赛,协调人民网、新华网、知乎、悟空问答、健康界等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运用专题网页、微视频、微音频等形式,创新心理健康宣教手段,培养公众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在2019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将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该行动的主要行动目标,提出到2022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升至20%和30%;要求政府部门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为落实上述要求,我委召开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内容;制作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宣传视频、宣传折页等材料,发放各地供传播;在北京大学举行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题推进活动暨201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通过央视网、新浪、腾讯视频等平台同步直播,组织各地观看;指导各地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共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

(五)关于引导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

《指导意见》提出,倡导大众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贯穿终生,逐步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主动发现心理疾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心理疾病诊疗服务。《试点方案》要求试点地区积极开展关于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干预等内容的科普宣传,并告知公众心理服务获取途径。各地认真贯彻上述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有益的探索。如北京“96156”社区服务热线作为社区服务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的“牵线人”,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有量多质优的社区服务。河北省保定市的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和福建省厦门市“968180”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不仅方便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线上交流,也为社区居民之间的线上沟通提供便捷的渠道。

(六)关于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干预机制。

一是健全心理动态实时研判机制。2月中旬以来,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各地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动态开展分析研判,大力发展线上心理健康服务。针对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提出指导,提前预估风险,有效避免危机事件发生。如预判清明节居丧者的心理问题,提前印发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引导群众合理宣泄哀伤情绪。同时,我委定期进行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与新冠肺炎患者系统的信息比对,指导各地加强患者的管理服务,避免疫情期间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二是健全心理分类干预机制。各地心理救援工作由各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经费保障。2020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梳理分析了普通公众、居家隔离人员、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等不同人群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分类干预原则和具体措施,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我委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名义或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印发针对患者、隔离人员等不同人群心理疏导工作方案8个,指导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三是健全有序的心理服务机制。《指导原则》提出,要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媒体宣传与现场培训,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我委指导各地建立前方后方联动的心理救援机制,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训,加强心理干预队伍建设,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各地积极参与心理干预工作,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促进患者、公众、一线工作人员等心理健康。

国家卫健委关于改善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

编辑推荐:

官方关于新疫情下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不足及建议答复!

国家关于加速推进公益医养结合产业,助力建设健康中国的建议答复!

国家发文明确规定乡村医生每月有补助,并完善养老政策!

两会代表建议:修订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加大对中西部支持!

国家卫健委关于在各地成立专门的医疗检查检测部门的建议答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