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经行身痛、经行泄泻

相信很多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都对“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的内容感兴趣,记住考点考试不丢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点如下:

经行身痛

概述

每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症者,称“经行身痛”。

病因病机

本病病机是素体正气不足,营卫失调,筋脉失养,不荣而痛;或因宿有寒湿留滞,经行时气血下注冲任,因寒凝血瘀,经脉阻滞,以致气血不通而身痛。

辨证论治

1.血虚证:经行时肢体疼痛麻木,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方药: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2.血瘀证:经行时腰膝、肢体、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疼甚,月经推迟,经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方药:趁痛散。

趁痛散:牛膝 当归 肉桂 白术 黄芪独活 生姜 薤白 甘草

治疗血瘀经行身痛的首选方是

A.当归补血汤

B.血府逐瘀汤

C.趁痛散

D.通窍活血汤

E.人参养荣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行身痛血瘀证—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方药:趁痛散。

经行泄泻

概述

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本病以泄泻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为主要特点。

临床也有平素有慢性腹泻,遇经行而发作尤甚者,亦属本病范畴。若经期偶因饮食不节,或伤于风寒而致泄泻者,则不属本病范围。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脾主运化,肾主温煦,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二脏功能失于协调,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内停。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脾肾益虚而致经行泄泻。

辨证论治

1.脾虚证: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

2.肾虚证: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健固汤:人参 白术 茯苓 薏苡仁 巴戟天

患者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恶心纳呆,神疲肢软,面浮肢肿,经行量多,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脉濡缓。其最佳选方是

A.健固汤合四神丸

B.参苓白术散

C.痛泻要方

D.苓桂术甘汤

E.香砂六君子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行泄泻脾虚证: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经行感冒辨证论治”速记考点

国家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小结: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点:痛经(含模拟试题)

以上关于“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进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