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是两种与糖尿病相关的急性并发症,虽然它们都涉及到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但两者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1.病理生理差异:
- DKA主要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当血液中酮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 HHS则是因为严重脱水和高血糖共同作用下,细胞内外水分失衡造成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但通常不伴有明显的酮症或酸中毒。
2.临床表现:
- DKA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并且由于酸中毒的影响可能还会出现腹痛、呼吸急促(Kussmaul呼吸)、意识模糊等症状。
- HHS患者的症状通常较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极度口渴、大量排尿、皮肤干燥弹性下降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的异常如嗜睡、幻觉甚至昏迷。
3.实验室检查:
- DKA患者血酮水平升高(> 3 mmol/L),pH值降低(<7.3),碳酸氢盐浓度减少。
- HHS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更高,可达到33.3mmol/L以上,但血酮体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此外,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320 mOsm/kg)是HHS的重要特征之一。
4.治疗策略:
- DKA的治疗重点在于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给予胰岛素降低血糖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 HHS则需要快速补液以改善循环容量不足,同时谨慎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避免过快降糖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可以有效地区分这两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