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急救护理学》学习指导——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三)

  31.口对面罩或通气管吹气有何益处?

  前者可保护术者不受感染;后者还可较好地保持病人口咽部的气道通畅,避免舌后坠所致的气道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口腔部的呼吸道死腔。

  32.何种情况使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适用于口周外伤或张口困难等患者。

  33.如何实施口对鼻人工呼吸?

  在保持畅通气道的条件下,救护者于深吸气后以口唇紧密封住患者鼻孔周围,用力向鼻孔内吹气。吹气时应用手将患者颏部上推,使上下唇合拢,呼气时放开。其他要点同口对口人工呼吸。

  34.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什么?

  ⑴吹气应有足够的气量,以使胸廓抬起,但一般不超过1200ml.吹气过猛、过大,可造成咽部压超过食管开放压,从而使气体吹人胃内引起胃胀气。

  ⑵吹气时间宜短,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⑶若患者口腔及咽部有分泌物或堵塞物如痰液、血块、泥土等,应在操作前清除,以免影响人工呼吸效果或将分泌物吹人呼吸道深处。

  ⑷有义牙者应取下义牙。遇舌后坠的患者,应用舌钳将舌拉出口腔外,或用通气管吹气。

  ⑸对婴幼儿,则对口鼻同时吹气更易施行。

  ⑹若患者尚有微弱呼吸,人工呼吸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进行,即在患者吸气时,术者用力吹气以辅助进气,患者呼气时,松开口鼻,便于排出气体。

  ⑺为防止交叉感染,操作者可取一块纱布单层覆盖在患者口或鼻上,有条件时用面罩及通气管则更理想。

  ⑻通气适当的指征是看到患者胸部起伏并于呼气时听到及感到有气体逸出。

  35.通气适当的指征是什么?

  看到患者胸部起伏并于呼气时听到及感到有气体逸出。

  36.什么是心前区捶击?

  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前,予以迅速心前区捶击,可通过机械-电转换产生一低能电流(5-15WS)而中止异位心律的折返通路时,心室颤动转为较稳定的节律,心前区捶击对心搏骤停无脉者而一时又无电除颤器可供立即除颤时,可考虑采用。心前区捶击只能刺激有反应的心脏,对心室停顿无效,也不具有胸外按压推动血流的作用。

  37.如何实施心前区捶击?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患者胸壁,以距离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捶击一两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38.实施心前区捶击应注意什么?

  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

  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3)婴幼儿禁用。

  39.胸外心脏按压的机理有哪几种学说?

  有两种。即心泵、胸泵学说。

  40.什么是心泵学说?

  心泵学说是胸外心脏按压的机理之一。因为心搏骤停患者的胸廓有一定弹性,胸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可因受压而下陷。因此,当按压胸骨时,对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产生直接压力,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瓣膜的关闭,就是这种压力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此为心泵学说。

  41.心泵学说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其一,按压胸骨可使心室缩小,其二,主动脉瓣开放以及二尖瓣关闭阻止返流。

  42.什么是胸泵学说?

  胸外按压时,胸廓下陷,容量缩小,使胸内压增高并平均传至胸腔内所有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动脉压的升高全部用以促使动脉血由胸腔内向周围流动,而静脉血管由于静脉萎陷及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当放松时,胸骨由于两侧肋骨和肋软骨的支持,回复原来位置,胸廓容量增大,胸内压减小,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心室得到充盈。如此反复,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43.如何确定按压部位?

  救护者靠近患者足侧的手的示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另一手的示指紧靠在胸骨下切迹处,中指紧靠示指,靠近患者足侧的手的掌根(与患者胸骨长轴一致)紧靠另一手的中指放在患者胸骨上,该处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正确的按压部位。

  44.如何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睡在软床上的病人,则用心脏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头后仰10.左右,解开上衣。救护者紧靠患者一侧。操作时将患者足侧的手平行重叠在已置于患者胸骨按压处的另一只手之背上;手指并拢或互相握持,只以掌根部位接触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操作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约3.5~4cm,而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每分钟80~100次。

  4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应注意什么?

  1)按压部位要准确。如部位太低,可能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部位太高,可伤及大血管;若部位不在中线,则可能引起肋骨骨折、肋骨与肋软骨脱离等并发症。

  2)按压力要均匀适度。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易造成损伤。

  3)按压姿势要正确。注意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手指不应加压于患者胸部,在按压间隙的放松期,操作者不加任何压力,但手掌根仍置于胸骨中下半部,不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4)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以避免按压时呕吐物反流至气管,也可防止因头部高于心脏水平而影响脑血流。

  5)心脏按压必须同时配合人工呼吸。一人单独操作时,可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再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两人操作时,则一人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另一人作胸外心脏按压5次,如此反复进行。

  6)操作过程中,若救护者相互替换,可在完成一组按压、通气后的间隙中进行,不得使复苏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秒。

  7)按压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评价按压效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