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点:
1.静息期(0期之前):这是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刺激时的状态。在这个时期,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保持稳定,静息膜电位大约为-90mV。
2.去极化快速上升期(0期):当心肌细胞接受到足够的兴奋性刺激后,钠离子通道迅速开放,大量Na 内流导致膜电位急剧上升。这是动作电位的快速去极化阶段,膜电位从静息水平急速升高至约 20mV左右。
3.平台期(1期和2期):在达到峰值后,膜电位不会像神经元那样迅速下降回到基线,而是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平台期。此期间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
- 早期复极化或快速复极初期 (1期):膜电位开始轻微下降,主要是由于短暂开放的钾离子通道允许K 外流所致。
- 持续平台期 (2期):随后进入一个稳定的平台期,持续时间较长。此阶段是通过钙离子内流与钾离子外流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
4.快速复极化期(3期):随着钙通道关闭和更多的钾通道开放,K 大量外流导致膜电位迅速下降回到静息水平附近。
5.超射恢复期或超极化期(4期):在动作电位结束后,由于某些钾通道仍然保持开放状态,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超极化现象,即膜电位低于正常静息电位。随后,通过Na -K 泵的作用将离子浓度恢复到初始水平,细胞回到静息状态。
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心肌细胞独特的动作电位形态,对于心脏正常的收缩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