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错误页面-医学教育网

很抱歉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相关推荐

黑土地见证他对患者的深情

2012-09-20 16:00 来源:医学教育网

  正值雨季的蛟河市整天湿热湿热的。一进吉林省蛟河市中医院,就能看见挂号窗口前贴出的告示“陈祥义大夫停诊”。负责挂号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大夫因生病都停诊1个多月了,可每天都有病人来找他。

  7月2日早上,雨依然下个不停,陈祥义老家的乡亲们决定到吉林市中心医院去探望他。大客车坐不下那么多人,乡亲们选了11个人代表大伙先去。村支部书记王胜全对记者说,有的人这次没去成,他们说,过两天要摘草莓,下次探病时正好把最新鲜的草莓给陈大夫带去。

  因为肾癌肺转移和肝硬化并发,年仅55岁的蛟河市中医院内二科主任陈祥义,正躺在吉林市中心医院的一间临时病房里接受治疗。面对来看望他的老乡、老病号们,说话已经相当吃力的陈祥义握紧他们的手,为自己再也不能给他们治病而道歉。见此情景,陈祥义的妻子孔繁莲眼眶泛红,赶紧走出病房:“他一见病人就激动。他这一辈子,病人就是他最大的精神寄托。”

  他曾是一名村医,深深懂得基层病人的不容易,即使进了大医院,仍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广袤农村的黑土地里

  在1994年到蛟河市中医院当医生之前,陈祥义已经在他的老家天岗镇五道河村做了近20年的乡村医生。

  陈祥义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辍学后,他跟随2位乡间老中医学起了本领。随着本领越学越精,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周围的人都纷纷到他家的3间茅草屋里找他看病,最多时,每天看病人数过百。

  记者坐的车子在柏油路上行驶,从天岗镇到五道河村行驶半个多小时,而在早年,这些路还是泥巴路。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做医生,陈祥义看到病人拖着病躯,搭拖拉机甚至徒步来看病,他深知患者的不容易。

  “看病时,他尽量让外来的病人先看,好不耽误人家赶车返回。”村里的李传树大爷告诉记者,日子久了,本村的人也都有了谦让外人的自觉性。

  “有的病人需要住下输液或针灸,陈祥义就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给病人住。赶上病人多的时候,他和父亲还会挨家打听哪家有闲炕。以前我家最多的时候曾住过3个病人。”杂货铺老板孙刚礼告诉记者,陈祥义从没为这些事多收过病人一分钱。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