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错误页面-医学教育网

很抱歉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相关推荐

中国临终关怀举步维艰:观念未普及 机构未规范

2012-09-12 17:37 来源:医学教育网

做好临终关怀,让生命安然地、有尊严地离去,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课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的悲情不止一次穿越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峡谷。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我们的亲身经历,中国式孝道与人道的碰撞,产生我们对人性的一段段思考。对患者而言,对家属而言,对医生而言……每一个章节,总有各自理想的憧憬。

隐忍与挣扎,纠结中如何摆脱那痛苦的幽灵?这不只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意念。左右着我们的,或许还有现实中难言的一个个隐形的痛处。

面对困境,我们都在寻求临终关怀的敞亮之门,但推开这扇门,需要的是非比寻常的力道。

有关“经济适用墓”的纷扰,在注解殡葬行业垄断的大环境之外,也同样让寻常百姓体味着“薄养厚葬”观念对人情味的冲击。

“薄养厚葬”颠倒的人情味

2007年12月7日的晚上,当亿万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时,其中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消息说,当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这次推出的新放假办法,让“清明小长假”又一次回归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

清明假期的法定化,正是民俗风情和公众需求的顺势而为。据民政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清明假期里,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群众达到创纪录的5.2亿人次。庞大的数字,是最真实的写照。清明假期,对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承载了太多浓浓的温情和不解的思绪。

作为供品的纸制iPhone和iPad,在今年清明节里,给了我们一种略带错觉的视觉冲击。而有关“经济适用墓”的纷扰,也同样让寻常百姓体味着“薄养厚葬”观念对人情味的冲击。

早在2005年,新华社就曾报道了河北省部分农村“一家死人全村举丧”的状况。人情消费的膨胀和大宗消费的攀比性心理导致严重的铺张浪费,“一家死人,全村举丧”的现象,致使一个普通农民的葬礼就能消费掉一个普通农户一年的收入。而放眼城市,“厚葬”的压力,又何尝不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沉重负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出自《韩诗外传》卷九的古句,感叹了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的悲情。直面一个个“准逝者”,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真的需要勇气撕掉虚伪的面具。对于永别的遗憾,其实可以“偿还”,“临终之前”,就是最为微妙的时刻。

 在人们的隐忍与挣扎中,痛苦的幽灵总在鬼门关前徘徊,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患者和家属脆弱心底那最后的一道防线。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